歡迎訪問榮成市鑫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服務熱線:0631-7561835 / 7561148 / 7567077
鉛華洗盡見真淳 王伯敏書畫賞析雅集
發布時間:
2012-05-17 12:00
來源:
王伯敏 山居與竹為鄰圖 當代畫壇學黃賓虹畫的人很多,但能學得進又跳得出的人很少,王伯敏就是很少人中的一位,而且是非常杰出的一位。 讀書之余畫畫寫字的王伯敏的主業是專攻中國美術史,學問優博,兼擅詩吟,他撰著的6部美術專史文字加起來超過1000萬字,別人是著作等身,他是著作等屋。今年邁入88歲高壽的他依然閑不住,依然繼續他的理論思考與著述,依然利用“業余”時間畫畫寫字,業余到專業高度,令人不得不駐足仰視。 因業余心態,讀王伯敏書畫感覺十分輕松,他確實用十分輕松的心態創作書畫,同時又用極其犀利的美術史家的眼光審察創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所以,讀王伯敏書畫不累,親切處可以分享到他筆底的詩心健碩、天真隨機,出入大千。尤其他的山水畫,不是不食煙火,而是充滿人間喜悅,充滿江南味道,充滿情意陽光。大家都對王伯敏山水畫中的水漬、鋪水、凝水贊嘆有加,用水是王伯敏山水的最大特征毋庸多贅,可認真推敲,王伯敏山水的用墨、用色、構圖何嘗不妙造自然、暢汗淋漓?宿墨用得古澀而滋潤、黑厚而靈巧,不是一般畫匠能夠企及的;他的色彩運用,除了可以找到的他喜歡的幾位畫家的優勝之外,似乎隱約借鑒了唐壁畫和青花瓷的設色法,艷而不俗,雅中流韻;至于圖式構成,一看便知道王伯敏的山水是生活化的,其寫生與寫心象齊頭并進,詩意造境,詩意用筆,時代新面,渙然映現,即使不題款,王伯敏的每一幅山水仍然屬于詩意山水。詩意的缺失,是當代畫壇的貧血癥,王伯敏的詩意山水,讓我們重新找到了信心。其實,只要具備詩眼,不要說自然是詩意的,生活——哪怕是快節奏的沉重生活還會流淌詩意的想象,捕捉詩意是藝術家的天職,可惜,許多藝術家早沒了那個本領了。 墨君——竹石圖也是王伯敏經常揮寫的,君子愛竹,竹子虛心亮節王伯敏羨慕,寫竹如寫品,畫品、人品通過寫竹寫出來是何等愜懷。不品,是對人對畫最差的評價,做人要上品,做畫要上品,上品才能言其他。王伯敏做人的上品凡與之接觸過的人都會切身體驗到,如沐春風,春風化雨。不知王伯敏經常把竹石圖小品贈人,是否寓意做人要上品?而如果受贈客人有幸親眼看到過王伯敏作畫寫字,也許會倍加珍愛自己的所得——不擇紙筆,信手揮寫,謙謙然,淡淡然,書卷氣的書畫難掩一片真情厚意。收藏這樣的作品,是收藏文化、收藏德行,心靈凈化,主辦單位的紹興縣青藤書畫藝術研究院的主事者們可能正有這個愿望在。 王伯敏書法略有顏正卿、何紹基、劉石庵書法混搭的影子,意態雍容;清氣四溢,綿柔靜穆,肥瘦勻稱,有些蘸水書法的作品常有出奇制勝的效果,仿佛詩畫合體的暈化。其書題畫雋美,單獨亦佳;輔以文采,直追前賢。他對書法的研習,提升了他繪畫如魚得水的境界,也是他真正繼承黃賓虹一輩畫家的地方,詩書畫合璧,鉛華洗盡見真淳,脈脈才情,涌于筆端。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