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榮成市鑫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服務熱線:0631-7561835 / 7561148 / 7567077
“畫史通儒”王伯敏追悼會昨舉行
發布時間:
2014-01-04 12:00
來源:
昨日上午,著名美術史論家王伯敏的追悼會在杭州殯儀館舉行。原定10點開始的追悼會,因為前來悼念先生的朋友實在太多,最后到十點半才正式開始。現場來賓簽到本也不夠用,幾桶為來賓準備的白菊也用完了,不得不換上黃菊,這似乎印證了王老先生自己說過的話—“大師都是水到渠成的”。
“這是哪個明星的葬禮?”看到葬禮的規格,有杭州市民在好奇地討論,這話也差不離。作為一個學術巨星,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在致辭中這樣介紹王伯敏:“王先生用60多年時間,撰寫《中國繪畫史》《中國美術通史》《中國繪畫通史》《中國版畫通史》《中國少數民族美術史》《中國民間剪紙史》等六十余種專著,填補了中國乃至東方美術史的空白,堪稱‘畫史通儒,七史罕人’。”
而在王伯敏兒子王大川口中,王伯敏更多時候是一位好父親,“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他跟我們分一塊餅吃,給我們籌集上學的學費。他在臨走前寫下‘我已經滿足了’,走得很安詳。”
著名書法家王冬齡專門給王伯敏先生寫了兩幅挽聯,靈堂前的挽聯是“半唐齋里人長樂,壁上云山枕上詩”,大殿外的挽聯上書“西泠巨子畫史南山,浙美宗師藝壇泰斗”。原來,王冬齡的老師林散之先生和王老先生同為黃賓虹的弟子。來賓從靈堂排到大殿外,大家擁簇著棺槨,就像在早晚高峰的公交上,但是肅穆無聲。
“他在卷軸書畫、文人畫論、美術通史、版畫史、民間藝術史等領域均作了奠基性研究,而其探究視域與他長期的繪畫實踐不可分割。”中國美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曹意強在《王伯敏于藝術史寫作中的一個難題》中這樣評價他。而中國美院教授楊振宇也悼念說:“他希望能夠把美術史擺脫簡單羅列作家作品,而是寫成一部文化史。但是,王先生的文化史不是一部空洞的文化史,多了一些大時代的文化描摹。”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