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榮成市鑫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服務熱線:0631-7561835 / 7561148 / 7567077
出經入史畫天成
發布時間:
2013-08-24 12:00
來源:
今年,中國美術史學泰斗、當代文人畫大師王伯敏先生已九十高壽;今天,《人文正脈—王伯敏書畫展》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長卷。這兩天,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廳,展出了王伯敏先生歷年精品代表作,有尋丈巨制,也有咫尺小品,是王伯敏學問、繪畫、藝術的真實寫照。
王伯敏1924年生于臺州,1947年畢業于上海美專。后赴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研究班深造,既是徐悲鴻的研究生,又是黃賓虹的弟子。1952年起任教于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美術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院士、杭州畫院名譽院長等。
王伯敏出經入史,著作宏富,而以中國美術史研究獨步當世,為學林公推巨擘。他先后編著《中國繪畫史》《中國版畫史》《中國美術通史》《中國繪畫通史》《中國民間剪紙史》《中國畫構圖》《水墨畫縱橫談》等近六十種專著,逾千萬字,把我國美術史的研究推進了一大步。他對古今書畫藝術的論斷,提出更新、更深層面的理解,代表了我國美術史研究的學術高峰,堪稱“畫史通儒”。
王伯敏在梳理美術史脈絡的同時,不斷精研中國山水畫的特性,在章法、空間、透視處理、墨法、水法、用色、意境等諸方面進行了創造性的解讀和歸納。他提出了“高遠、深遠、平遠、闊遠、迷遠、幽遠”這山水畫透視法的“六遠”理論;提出了“步步看、面面觀、專一看、推遠看、拉近看、取移視、合六遠”的“七觀”理論;提出了中國畫的水法理論即“水調墨、水帶墨、水破墨、墨破水、水破色、漬水、潑水、凝水、鋪水”被稱為“水法九種”,在繪畫界產生深遠影響。
與此同時,王伯敏以理論研究的成果來指導和探究自己的繪畫實踐,成就斐然。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遍游祖國名山大川,倡導文人畫實踐。其畫儒雅天成,以樸為美,充滿詩意,開創了當代中國文人畫新境界,被譽為繼黃賓虹、陸儼少之后浙江畫壇又一位山水畫大師。潘天壽先生曾盛贊他“不僅專史,能詩又工畫,實在難能可貴”。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