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榮成市鑫鑫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官方網(wǎng)站!
服務熱線:0631-7561835 / 7561148 / 7567077
中國剪紅申遺成功老教授美夢成真
發(fā)布時間:
2010-05-14 08:46
來源:
2009年9月30日,從阿聯(lián)酋首都阿布扎比傳來喜訊,中國的端午節(jié)等22個“非遺”項目申報成功,其中中國民間剪紙榜上有名,這是中國民間剪紙界的一大喜事。此時此刻最激動的應該是中國著名美術史論家、博士生導師、今年88高齡的中國美院教授王伯敏先生了,因為他長期來十分關注中國民間剪紙的“申遺”活動。為此,他只爭朝夕,在桐廬大奇山莊抱病編寫《中國民間剪紙史》,于2006年終于問世,填補了千年剪紙無專史的空白;為此,他又創(chuàng)意策劃制作《 千年剪紙民族魂》剪紙長卷,集古今剪紙精品于一體,作為禮品贈送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此,他于2006年8月,在史書付梓后,又頭頂烈日不遠萬里,赴新疆考察中國最早的剪紙出土文物《對猴》、《對馬》;為此,他于2007年春,邀請在桐參加“中國剪紙理論研修班”的全國剪紙藝委會的領導班子成員在茶室臺開座談會,提出中國民間剪紙要開展“自保”、“自救”活動,并身體力行帶頭捐畫;為此,他還于2009年元宵節(jié)在浙江省圖書館舉辦《敲鑼打鼓--剪紙書房文物》展覽,把四十多萬字的剪紙史內(nèi)容加以濃縮,形象生動地展示在讀者面前,王老為中國民間剪紙的“申遺”,在不停地敲鑼打鼓,搖旗吶喊著;最讓人感動的是先生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批項目即將公布的2005年10月11日,他寫了《自知而能自重.自強--對民間剪紙“申遺”的一點感言》,交我給廣大剪紙同仁傳閱。
感言首先肯定了剪紙的重要性和價值意義,接著介紹了自1997年在29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大會上,通過了教科文組織宣布“人類口頭遺產(chǎn)代表作”國際榮譽稱號的決議以來,第一、二批項目審批的狀況。中國民間剪紙都作為后備項目但未成功。先生有先見之明,估計第三批也難以通過。為了鼓勵大家不能泄氣,于是在感言中寫道:“對此,我們應該認識到,作為全球來看,需要申報并值得保護的遺產(chǎn)項目比較多。一是國家多,地區(qū)廣,二是各遺產(chǎn)的專業(yè)品種多。所以在申批中,便產(chǎn)生有先后的情況。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如果在第三批申報中能獲得宣布,這是我們的希望,當然值得我們高興。但是在第三批的申批名單中,若是沒有中國民間剪紙,這也可以理解,我們應抱積極的樂觀態(tài)度。采取再申報,再等待。……只要我們自已能認識到民間剪紙的價值與義意,我們民間剪紙藝術的發(fā)展前途,仍然是無限廣闊的。換言之,我們自巳認識到了,我們才能自重,自尊而達到自強。”第三批果然沒有通過,四年后的今天終于申報成功了,可慶可賀!
王先生在《中國民間剪紙史》的后記中寫道:“及至脫稿,我還有一個愿望:如果這冊專史,能在世界范圍內(nèi),對開展搶救保護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工作,起到一點微小的配合作用,這便是我所奢望的一點安慰。”是的,由中國美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民間剪紙史》,經(jīng)再版在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