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榮成市鑫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服務熱線:0631-7561835 / 7561148 / 7567077
大師必具民族牲與時代性
發布時間:
2010-06-07 08:46
來源:
大師,應該經得起廣泛的久長的議論與比較。
大師,不能自封,若用金錢去買,買得“一時”,買不了多時;買得了“小范圍”,買不了一個市、縣。買大師的情況似乎出現過,但那些所謂“大師”,被風一吹即沒了。若通過“政治手腕”,可以取榮一時,但如大氣泡,而當“政治”作用削弱時,吹起來的“大師”會成比例地縮小,以至消失。凡真正具備大師資格的大師,必定在道德上、學術上、藝術上站得住,立得穩,更有不平凡的創造。
20世紀已成為新紀元的昨天,繪畫界的那些已故的杰出畫家,如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又如齊白石、黃賓虹、傅抱石、張大千、潘天壽、李可染以及嶺南二高等等,都曾飲譽中外,誰是大師?一句話,大師“定位”的概念不明確,因為“定位”涉及到“此一時,彼一時”,涉及到“各個類型”。過去,在我撰寫近現代繪畫史時,就曾深深感到落筆非常難。
什么樣的畫家算得上大師?至今我還無法全面闡述,只好打個比方來說。美術界,好比海洋,水上有著無數各式各樣的船只,所謂大師,儼若大洋中50萬噸以上的大海輪,它不只是體積大,而且容量大,能頂大風破惡浪,且又設備先進,裝置齊全,更有那操作者,有著豐富的知識和航海經驗……。比方只是比方,我不得不再說幾句:大師的審美情趣,大師的藝術創造,必然具有民族性與時代性。大師揮筆于畫壇,是民族、國家的驕傲,他那不平凡的代表作所引起的共鳴,必成為一個世紀以至若干世紀給群眾以悅耳的,振奮人心的交響樂。大師的行為,必定推動當前及影響后世的美術發展。
而今世紀之交,我們有壯大的、步履鏘鏘的畫家隊伍,畫家東西南北中都有。誰是大師,不是沒有,但是都沒有取得廣泛的共識。你說北方那幾位,他說南方那幾位,他說了一通道理,另一位說的更是眉飛色舞,總之,說不到一塊。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這是因為我們為數不少的畫家,都還在藝術大道上競走。換言之,我國的繪畫界,目前正處在熱烈競走的朝代。中青年以至老一輩的畫家,一起在競走。競走還未告一段落,誰勝誰負,誰能說的準。這種競走,看來在新世紀中還要走一段辰光。走多少辰光,什么時候會涌現出大師,盡管為期不很遠,還得靠社會,美術界的努力。所以要給大師定位,先考慮二十世紀已故的畫家,定位的標志,不妨先據二十世紀“此一時”的實際來思考
上一頁
下一頁